咨询电话

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招生简章|武汉大学绿色能源产业领导力高级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浏览量:150 日期:2024-01-25

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促进电力能源企业提升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助力绿色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输配电产业联盟 联合 武汉大学 共同开展“ 武汉大学绿色能源产业领导力高级研修班 ”,为绿色能源产业中高管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提升平台。

 

培养目标 

1、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复杂营商环境、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引领先进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2、以人才融通培养为着力点,以领导创新为切入点,突破制约能源电力行业企业发展的瓶颈,提升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管理人才经营发展能力。

 

研修特色

1、高端培养

与工信部及能源局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武汉大学、国网、南网等能源电力行业专家、学术权威面对面,聆听特色课程,模拟商战演练化解企业困难与瓶颈。

2、融通发展

走进大型央企、民企,共同探讨切磋,共创共享,直面行业风险与机遇,对接发展资源,为企业把脉诊断,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3、长期学习

结业以后可继续享受在线学习资源,加入武汉大学校友平台,释放融合优势元素,共建多元发展生态圈,协同创新发展。

 

培养模式

采取“学习+考察+交流”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制1年,共12天128学时,分5-6次集中,每次2-3天(集中安排在周末)。

1、学习

主题课程由工信部与能源局等有关部委领导、武汉大学及国家电网公司等大型央企与民企高管、能源电力行业专家学者讲授相关课程。

2、调研

进入能源电力行业重点国企、龙头民企及下属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综合了解该单位的经营经验,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借鉴学习。

3、交流

定期组织团队学习分享会,并根据学员实际需求走进学员企业、举办主题沙龙,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为新老学员提供交流机会,共享学习、发展经验。

 

招生对象

1、电力电气/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以及相关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高级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

2、有志于投资或从事新能源行业的社会各界精英,创业者以及金融界、资本界人士;

 

课程设置

 

 

模块一:

战略解读——双碳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

1.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与能源产业发展的未来;

2.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工作要求

3.双碳目标下能源发展挑战与机遇;

4.绿色能源发展与低碳经济;

5.新基建政策下的能源互联网战略解析。

 

模块二:

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

1.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的建设与发展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形势与政策

3.综合能源发展方式与路径

4.数字经济时代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5.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模块三:

经营管理

1.企业品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组织管理的底层逻辑

3.领导素养与权威塑造

4.核心团队搭建与人才培养

5.大客户销售战略与业绩突破

6.长短期激励与考核机制设计

 

模块四:

财税管理

1.新时代税制改革发展趋势

2.财务风险管控

3.税务筹划

 

模块五:

资本市场

1.如何走向资本市场

2.股权架构设计

3.科技创新与科技孵化

 

模块六:

标杆科技企业参访

1. 中国葛洲坝集团/国网湖北电力公司

2.ABB/西门子/施耐德

3.隆基/天合/晶科/协鑫

4.同学企业开放日

 

费用标准 

39800元/人(包括培训费、教材费、教务费、通讯录、证书费和其他资源费);食宿交通自理,可协助安排食宿。

 

报名方式

 

1、报名流程

提交《武汉大学绿色能源产业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学员选拔表》(见附件),进行资格预审→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发放入学通知书→按入学通知书要求缴纳学费;

 

2、咨询联系

黄老师 15959348060(微信同号)

谢老师 18986110818(微信同号)

 

3.截止报名时间

2024年3月31日

 

学员管理

学员完成报名程序及选拔流程,组办方将有关资料进行备案、统一管理,并建立产业领军人才信息库,对学员实行跟踪管理;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1名,教务助理1名,负责整个班级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建立班委会和辅导员制度。

 

证书授予

学员通过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由武汉大学颁发“武汉大学结业证书”证书,并加入武汉大学校友平台。

 

师资力量

1、舒印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院士为武汉大学新型电力系统与国际标准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程时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专家,智能电网专家,IE EE Life Fellow。曾先后工作于加拿大Calgary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现任湖北省电力安全与高效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咨询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等职。

 

3、董旭柱: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2010年至2019年历任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和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2002年至2010年先后在美国EPRIsolutions、ProgressEnergy和FirstEnergy电力公司任项目经理、部门总工程师和部门首席工程师等职。1988年至1998年获得清华大学高电压专业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美国Virginia Tech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Virginia Tech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智能电网和设备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兼任国家科技部2030智能电网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智能电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责任专家,IEC市场战略局(MSB)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成员,CIGRE C6、D1、A2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供电会议(CIRED)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外事工作委员会委员、电工数学委员会委员、超导磁流体专委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能源行业短路试验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压开关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委会委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配电自动化编审组组长,IEEE高级会员,IEEE PES中国区变压器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PES广州分会秘书长,《高电压技术》编委,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博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等。

 

4、孙元章: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IEEE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和经济运行,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1988年6月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2010),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6-2010),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2 010-2013),武汉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问题研究”组成员;《中国科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等刊物编委。孙元章教授在电力系统非线性励磁、广域安全控制,电力系统随机经济调度,高耗能负荷柔性控制等领域做出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理论成果在电力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发表高水平SCI 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中、英文专著十余部。

 

5、查晓明: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09-2020),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综合能源电力装备及系统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021),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入选者(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IEEE会员,中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高校学术年会组织委员,中国电源学会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装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电子器件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电源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等期刊编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奖励等评审专家。

 

6、何怡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获得者。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科学中国人》2021年02期1中作为封面人物进行报道。1996 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年在英国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从事高访研究。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大电网智能监测与健康管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IGBT可靠性、输变电装备智能感知与故障预测、电力通讯信道建模与监测、虚拟仪器与智能信号处理、能源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国际合作重点、国防预研重大、国防科技重点等重要科研项目30多项。兼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能源科技产业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委会常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常务理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电子测试国防科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航工业强电磁环境防护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1次担任IEEE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分会主席和程序委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奖励、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7、姚良忠: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IET Fel low,AAIA Fellow,英国注册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交直流混合供配电技术及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电力专家组”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CIGRE SC B4“直流系统与电力电子”中国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TC8 JWG10“Distribu ted Energy Resources Connection with the Grid”技术标准联合工作组召集人,《CSEE Journal of Power Energy & System》及《IET Journal of High Voltage》期刊副主编,《Journal of I 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Frontier in Energ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及《中国电力》等期刊编委。于199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名誉总工程师及博士生导师(2012-2018),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副院长(2011-2012),英国阿尔斯通电网集团(Alstom Grid)全球技术研发中心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部总经理及高级专家(2004-2011),英国ABB集团公司资深电力系统分析师(1999-2004),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博士后(1995-1999),清华大学博士后及副研究员(1993-1995),新疆大学讲师(1983-1987)。曾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TC122“UH V AC Transmission Systems”技术标准委员会主席(2014-2020)、IEC SC 8A“Grid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 on”分技术委员会秘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