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同期活动|“海普锐杯”第七届红电创新大赛即将开赛!
浏览量:141
日期:2024-03-29
为进一步促进能源电力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智能输配电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7年举办“首届红电创新大赛”,至今已举办六届。大赛围绕能源电力装备的技术创新,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合作平台;经过六年的发展,红电创新大赛已成为我国输配电产业独具特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创新盛宴。
红电创新大赛注重产业化、创新性和市场化三大特点,投融资机构、电网公司深度参与,为参赛项目提供科技研发支持、资金支持,实现产业化发展。
“海普锐杯”第七届红电创新大赛围绕着新型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征集创新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大赛主题
你创新,我共享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发明协会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智能输配电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
联合主办单位:
湖南省智能电力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支持单位: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厦门市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
冠名单位:
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厦门中高智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厦门火炬创投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新华网、央广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网易、抖音、《东北电力技术》期刊、红电网等
技术领域
1.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
2.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
3.新型直流输电装备技术;
4.新型柔性输配电装备技术;
5.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集成设计技术;
6.多元用户智能供需互动技术;
7.智能运维技术;
8.储能技术装备及系统集成技术;
9.储能电池共性关键技术;
10.分布式储能与分布式电源协同聚合技术;
11.智能传感与智能量测技术;
12.能源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13.能源物联网技术;
14.输、变、配电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关键与难点;
15.新型电能质量监测、分析、预警、辅助决策等技术;
16.故障多发装备升级研究与运行状态跟踪管控技术;
17.无人机搭载装置技术。
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无知识产权纠纷,科技成果交易性强;
2.成熟项目提交项目先进性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相关材料;
3.所有进入全国总决赛项目均需在第三届厦门国际新型电网设备展览会设置产品展;
4.参赛项目与主办单位签署联合申报科技项目、申报科技奖等统一行动计划。
赛制与流程
项目征集(截止2024年4月30日)
参赛者在红电网、红电展官网、微信公众号填写参赛报名资料。
专家评审(2024年5月15日-5月16日)
大赛项目初选根据参赛项目的创新性评审团遴选出创新项目参赛者进入复赛。
网络投票(2024年5月17日-6月16日)
复赛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和专家复审方式综合考评,由大赛组委会组织。根据网络投票评选和专家复审综合评分,选出优秀项目进入总结赛。
总决赛(2024年7月9日)
通过项目汇报答辩评审方式,根据最终综合分数的高低,评出奖项名次。
参赛要求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项目奖若干名。
评选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董旭柱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钟建英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元复兴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程 林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江秀臣 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耿英三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陈建福 广东电网直流配用电研究中心主任
陈轩恕 国网电科院武汉南瑞资深专家
江世雄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科院副院长
钟志鹏 厦门市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副院长
杨城晟 国网数科公司数字技术研究院副总经济师
何荣涛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
朱 靖 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总经理
评审规则
本届大赛分两阶段评审,即:网络评审和现场公开答辩两个阶段,分别占最终得分的20%和80%。其中,网络评审采用专家网络评审和大众网络投票相结合,专家评审分数占本阶段分数的80%,大众网络投票占本阶段分数的20%。
联系方式
联系人
黄辉兴 15959348060(微信同号)
林春风 15980806169(微信同号)
联系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岭下西路265号718室